中小学社会实践(研学)教育课方案
一 、指导思想
为了促进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,践行绿色课程理念,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,走向社会,关心社会发展,捕捉感兴趣的社会或生活问题,开展研究,尝试解决问题。通过有计划、有组织、有选择的社会实活动,提高学生“发现同题、提出同题、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”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,使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的实践中,逐步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: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,提升综合素质,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莫定良好的基础。根据实际情况,特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方案。
二 、活动原则
坚持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。社会实践活动,要坚持从实际出发、因地制宣的原则,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偉和身心特点,遵循教育教学规律,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,要坚持主体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。学生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,在社会实践活动中,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,激发学生主动探索、研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,培养学生自主发展、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。
三、活动目标
1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认识社会,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,提高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。
2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,开展研究性学习,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,
3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、协作能力、组织能力、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。
4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、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、勇于探索、团结合作的精神,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,道德意识和能力,完善学生人格。
5、形成有学生特色的研究成果,丰富学校校本课程
四、组织实施
1、按照实践任务的部署,请班主任抽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活动方案,并指导贯彻。
2、确定实践主题并分组,召开会议商讨活动细节。
五、具体实施
1、组织形式;小组结合模式,学生一般由6—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,自己选组长,并建议由一名家长为辅导员。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,互相协作。
- 游览路线:庙门——东西厢房——仰圣门——大殿——六书殿——藏家楼——造字台 ——仓颉土塚——方碑亭
- 听造字故事辩古今文字
- 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,认识汉字构成
5、了解六书制字的方法,探究汉字的组成奥妙,聆听仓颉奶奶的传说,
6、学习仓颉制书28字真言,弘扬上古文明,探索华夏部落的起源。
7、行汉礼,登造字台,抚今追昔,缅怀先贤。
(1)祭奠仓颉土塚,(2)聆听土塚传说,
8、参观万古一人殿,瞻仰圣人遗容。
(1)行祭拜大礼 (2)欣赏名家碑帖
9、观方碑古亭,听先贤典故,
(1)谈感慨,写观后感。
10、课程结束,老师总结。
六、总结,谈收获
老师总结:活动就要结束,而我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却更加浓厚了,研究汉字文化,传承汉字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,愿我们能够秉承先贤的刻苦精神,使我们中华文明的基石——汉字文化发扬光大,永世流传!